2016年12月30日星期五

Day 1 Milan Cathedral (Duomo di Milano)

来到意大利后,我才发现原来中文一律统称的教堂在西方国家其实有不同的称号,像似 Cathedral、Basilica、Chapel 等,我都快给绕晕了。

事实上最熟为人知的 Church 是指教徒进行一般宗教活动的教会场所,大部分旅行社都不会安排参观 Church。

Cathedral 正确的翻译是“主教座堂”,它往往历经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方建成的,通常比 Church 大,是主教(bishop)主持祭拜、辖有教区的教堂。

每个教区一般上只有一位主教,所以也就只有一座教堂可称为 Cathedral。

Basilica 原是罗马帝国的宫廷建筑,但后来信徒占领了这些建筑,将其改称为基督的圣殿,又称为宗座圣殿

惟有拥有特殊地位的教堂,才能赋予Basilica 的称号。

理论上除了以下罗马四大教堂外,其余教堂都不应称为 Basilica。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Pietro)
圣乔万尼大教堂(Basilica di S.Giovanni Laterano)
圣玛丽娅大教堂(Basilica di S.Maria Maggiore)
圣保罗大教堂(Basilica di S.Paolo)

 但后世许多历史地位超凡的大教堂均被命名为 Basilica,不再拘泥于古罗马建筑形式。

再来 Chapel 是所有教堂建筑中最小的规模,被称为小教堂或礼堂。

有些 Chapel 是为了纪念不同圣徒所建的房子,有些者则是由大教堂里的小迴廊分割出来的小房间。

最著名的小教堂是梵蒂冈宗座宫殿内的西斯廷礼堂(Sistine Chapel),米开朗基罗在礼堂穹顶绘满 《创世纪》的故事,以及 《最后的审判》 壁画,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黄昏时分是最佳参观大教堂的时间,整座教堂被夕阳映成金黄色,美得惊心动魄


我在意大利参观的第一座大教堂是米兰主教座堂。

米兰主教座堂是所有旅游节目必访之地,但荧幕上的大教堂与亲眼目睹的观感截然不同。

第一眼看见大教堂时,我下意识有种屏息的感觉,它比想像中更庄严、更精致、更庞大、更震撼。

由大理石砌成的大教堂,在阳光折射下俨然会发亮,像块古朴的白玉,晕着一层神圣的光辉。

灰白色的大理石摸在手里,有沁凉蔓延至心扉。

米兰主教座堂始建于 1386 年,在 1500 年完成拱顶, 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利亚雕像则在 1774 年就位,尔后直至 1960 年最后一扇铜门才正式完工。

历经五个多世纪的建筑工程,随着时代变迁,它微妙地结合了歌德式与巴洛克风格。

教堂上半部是大大小小上百座歌德式尖塔, 最高的中央尖塔顶端有一尊 4.2 米的镀金圣母玛利亚雕像。

而教堂下半部则是满满当当的华丽繁复雕饰,极尽奢华,是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筑。

教堂外耸立着 135 个尖塔,一根根直插入云端的尖塔上有着精致的人物雕刻,为典型的歌德式建筑

网上许多攻略都说参观主教堂是免费的,但据我所见,我们得到教堂后面的右边角上排队买票。
 
简陋的售票处出售各种套票,包括教堂博物馆、圣约翰洗礼堂、乘电梯登顶等。

旅行社并没有包含入门票,很遗憾我们也没有足够时间登顶,只能买 €2 基本票参观教堂和教堂博物馆。  

进入教堂参观不能穿过于暴露的衣服,诸如短裤、短裙和路肩衣服都不被允许的,游客可以带件长围巾披在身上。

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恐怖袭击的阴霾下,因此大部分旅游胜地都设有严格的安检,米兰大教堂也不例外。

警卫手上拿着机场常用的电子感应器,游客会被要求打开背包让警卫检查。

顺带一提,所有教堂、古迹内都不允许用闪光灯,只可惜很多人并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

为了尊重前人也为了保护古物,在室内我都尽可能减少照相。

有时候用心感受美好的事物,比忙着摄影更有意思。

造于 500 多年前的玻璃窗至今依然鲜艳夺目,历久弥新,让人不得不敬佩先辈们的鬼斧神工

米兰教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区,因此米兰大教堂也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堂。

教堂设有地下圣堂,主要作为墓室使用,置一些神父的棺柩、骸骨等遗物,十五世纪时的米兰大主教也选择安息在大教堂之下。

大厅内部全是白色大理石筑成,高耸的拱形屋顶最高达 45 米,由大块花岗岩砌叠而成的大柱子共同支撑。 

上半部嵌了 24 扇细长的彩色玻璃窗,以便采光,玻璃窗上主要诉说耶稣的故事。
 
我们为圣人点上一根白蜡烛,绕着教堂走一周,安静的感受那份神圣与庄严。

基督教对于我而言是陌生的,我仰头望着一扇扇缤纷夺目的玻璃窗,并不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然而那一瞬间,我仍被深深打动了。

信仰的力量无比巨大,它引领着人类勇敢地迈向未知的未来。

所有流传千百年的宗教最初都是导人向善的,是后人将它曲解了,让它变得狭义狰狞。


美中不足的是教堂前的广场有着恶名昭彰的兜售商人,他们大部分是非裔侨民。

稍不留神,一些黑人就会强行给你系上红绳,或强行给你鸽子粮,再半威胁地向你收费。

除此以外,当地也有不少吉普赛扒手,游客得当心自己的随身行李或包包。 

其实不只米兰大教堂,意大利著名的景点都充斥着恶质商人和扒手。

领队给我们的忠告是避免与他们有眼神接触,并且尽量不要落单

除了照相,我全程都绷着张臭脸,无时无刻紧紧揪着自己的包包,都快精神衰弱了。 

外来移民是全欧洲当下棘手的难题,他们成全了人道,却无力解决接踵而来的民生问题。

执法当局眼睁睁看着游客安全受威胁而无动于衷,这不仅是变相的纵容,也是政府无能与腐败的象征。

沿用超过 130 年的艾曼纽二世迴廊是奢侈品牌的聚集地

穿越广场,教堂左侧就是著名的艾曼纽二世迴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 

这座拱廊街连接着米兰著名的两大地标:主教座堂和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 )。

 艾曼纽二世迴廊是一个带顶棚的拱廊街,由铁皮和玻璃材质组合成十字形迴廊。 

 最初设计于 1861 年的拱廊街得名于意大利统一后第一位国王艾曼纽二世,启用至今百余年,周边的商店都由奢侈品入驻,还有高级餐厅,反正是只能远观,呵呵。


十字长廊中间交汇处是一个玻璃圆顶,高达 47 公尺,圆顶下围绕着四幅壁画,分别描绘四大洲: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

对照玻璃圆顶的地上则有几幅由马赛克瓷砖拼凑而成的图案,其中最有名的是公牛图,传说踩着公牛的蛋蛋转圈,可以带来好运。

蛋蛋瓷砖经已被人踩得下陷,简直惨不忍睹!

话虽如此,我依旧凑热闹上前踩蛋转圈,但照片就没好意思拍了……


前段日子我刚好看了一档电视旅游节目介绍米兰大教堂,对于节目中推荐的美食记忆犹新。

其中首推来自米兰的 Spontini 平价厚披萨。

1953 年成立于米兰的 Spontini 披萨除了在意大利有十来家分店,在东京涉谷也有两家分店。

大教堂附近的 Spontini 分店就在法拉利精品专卖店隔壁,黑色的招牌很好认。

店里人没有座位,只有高高的长桌子,所有顾客不是站着吃就是外带

 工作人员不太说英语(基本上意大利都不爱说英语),但那里的 menu 非常简单,只有三种披萨: 

Mediterranea(€3)、Margherita(€3.50) 和 Prosciutto(€4)。

我点了一份 Prosciutto,算是综合口味,有番茄(pomodoro)、莫扎瑞拉起司(mozzarella)、火腿( prosciutto cotto)以及做披萨常用的披萨草香料(origano)。

这里一片披萨就像等于普通披萨两倍的 size,切成一小块方便食用。

由于销量大,所有披萨保证新鲜出炉,工作人员忙得停不下手。

披萨上面 1/3 的厚度铺满起司和配料,中间 1/3 的面包松软得来又带有一股嚼劲,下边底部则烤得有点焦脆。

意大利的起司又香又滑,而且番茄酱也做得特别棒,原汁原味没有添加多余化学调味。 

因为食材好,简单的披萨也能让人垂涎三尺。

许多人更喜欢薄的脆披萨,但 Spontini 厚披萨瞬间将身为面粉控的我给征服了。

即时披萨搁置到晚上,我还是吃到一股淡淡的面包香,十分对我的胃口。

Spontini 就在转角店面,黑色招牌
Menu 都是意大利文,由于选择不多,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懂
好大一片披萨,几乎是我手掌的两倍长度

节目中推荐的第二样街头美食是藏在小巷里的 Luini Panzerotti。

Panzerotti 是意大利的传统小食,简单来说就是油炸或炬烤的面包,内陷晒满起司和各式配料。

Luini 自 1888 年开始制作 Panzerotti,现已开发数十种甜、咸两大系列口味。

平时顾客大概要排 5-10 分钟才买到,但我们到时非巅峰时刻,所以一下子就买到了。

Menu 上都是意大利文,工作人员一脸不耐烦地等着我们下单,让我莫名紧张。

在承受高度压力之下,我唯有对着玻璃柜台中的 Panzerotti 随手一指,含含糊糊的下单。

很多时候,我都有股冲动把意大利人送到日本学学什么是“customer service”,他们那副讨债样太倒人胃口。

店内禁止拍照,还有魁梧的黑人保安站在店门口维持秩序,拽得很
店门口放了长长的意大利文 menu,因为通常队伍都排到店外面
分量蛮大,又有满满的起司,反正就尝个鲜,建议多人分食
我们点的是 Ham and Mozzarella Panzerotti(€2.70),一口咬下去就有“牵丝”的效果


小插曲:

话说老公正在排队买 Spontini 厚披萨,我则一个人兴奋地在街边溜达。

结果一不小心我就和一个正在兜售手绳的黑人对上目光,他马上迈开大脚丫大步向我走过来。

我当下吓得头皮发麻,下意识扯开喉咙大喊 -- “啊!!!!”

对方被我激烈的反应愣住了,停下脚步。

我马上转身以百米赛跑速度跑进 Spontini 披萨店,之后再也不敢擅自落单。


延续篇:
Day 1 Lake Maggiore (Lago Maggiore)


2016年12月3日星期六

Day 1 Sforza Castle (Castello Sforzesco)

出发日当天,我们首先从槟城飞到新加坡 Changi Airport 与新加坡领队和团友会合。

两位领队分别一男一女,经验丰富的女领队为主,而男副领队恰好是在新加坡工作的意大利人。

他们给了我们 e-Itinerary,让我们自行办理登记手续。

团友们三三两两的拿到登记证后,就站在一旁干等。

在我想象中,领队应该把所有团友聚集一起,然后一块儿到候机室准备登机。

但等了十来分钟,领队也不搭理我们,我有点纳闷。

这种自主自理的旅行方式挺让我意外,我一直以为旅行社会帮我们处理一切事务,我只负责吃喝玩乐就好。

看来新加坡旅行社的服务不比槟城旅行社周到,我们只好自己走到候机室。

到了登记证上列明的候机室,才发现机场临时换了候机室。

其他团友大概还不知道,而我们也没有其他人的联络方式。

当然这种情形下,我以为领队会逐一通知我们,毕竟他们有大家的电话号码。

然而我又一次高估了领队,他们不曾联络我们。

Changi Airport 候机室设有独立海关,我们确认正确的候机室后,直接通过海关。

临登机前,两位领队终于姗姗来迟,我察觉他们东张西望的点算人数。 

大概发现人数不对,两位领队却没有立即动身去原本的候机室寻找被落下的团友,反而安静的站在候机室海关前 -- 等。

后来我们也没等齐人,大家各自登机了。

从新加坡到意大利,几乎一天一夜的飞行时间,我除了领队,基本上搞不清楚谁是团友。

这样的经历再一次刷新我对新加坡旅行团的观感。

 看来这两位领队不太靠谱,我们得自己“执生”。

在 Changi 机场 Kaffle & Toast 吃的午餐 -- 两大碗才 SGD8.30,味道不错

去意大利以前,我对 Etihad Airways 是很陌生的。

但目前大部分欧洲航线都由中东航空公司垄断,他们砸钱提升服务,迅速抛离许多传统航空公司。

 而 Etihad Airways 正是其中一家积极进军新马市场的航空业霸主。

Etihad Airways 是阿联酋第二大航空公司,仅此于 Emirates,于 2003 年投入营运。

在 2016 年 Skytrax 评估中,Etihad Airways 被评为五星级航空公司,并位列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第六名。

 飞往欧洲是个漫长的飞行体验,基于 Etihad Airways 总部设于 Abu Dhabi,我们首先用了约 7.5 小时从新加坡飞往 Abu Dhabi。

飞机降落时,我看见机场四周都是沙漠,高速公路旁也是沙漠。

这个城市突兀地矗立在浩瀚沙海中。

仿佛上天给与这片土地多大的磨难,它也同时赐予这里的人多大的财富。

一下飞机,我们即刻感受到扑鼻而来的热潮。

Abu Dhabi 机场占地很大,因此有机场接驳车将我们载送到 arrival hall。

我们没有耽误太多时间,下了接驳车后就随着人流来到候机室。 

人群中穿梭不少身著白长袍的阿拉伯男子,我忍不住盯着他们又长又卷的睫毛。

Abu Dhabi 通用美金,消费非常昂贵,随便一份三文治动辄数十令吉。

飞机餐自然是不敢恭维的,但由于长途跋涉,我们也没胃口,倒不需要在机场消费。

阿联酋比马来西亚慢4小时,我捧着 iPad 一边看小说,一边倒时差,约两小时后,登上另一班机飞往米兰。

而一直到抵达米兰后,我才确认这团共有27人。

Abu Dhabi International Airport

米兰机场比想象中简陋,真不敢相信接待世界各地时尚大腕的第一个门面竟然如此“朴素”。

我们在早上七点多抵达机场,领取行李后,领队便打发大家到机场厕所整理仪容,换身衣服。

旅行团往往分秒必争,也为了顺着路线,一般上中途不会倒回酒店让游客梳洗。

我们整理好自己,也顺便把一整天所需用品从行李箱中翻出来。

领队遂把我们带到机场门口等候旅游巴士。

初秋的清晨,温度不算太低。

时间在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一些团友忍不住开始发飚,质问领队 --

“你怎么能让我们等那么久?你不是应该事先和司机联络好吗?你这是在浪费我们所有人的时间……”

领队表示很无奈。

她的一贯说辞是塞车,像米兰、罗马这种大城市,工作日早上塞车似乎是必然现象。

而她带团最糟糕的经验竟然是在高速公路上塞了 36 小时!

反正最终我们上巴士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多。

而第一天行程就此展开。

意大利和马来西亚时差 6 小时,飞机上吃的早餐,对身体而言其实是午餐


Sforza Castle

米兰的第一站是一座城堡。

Sforza Castle 始建于14 世纪,由米兰伯爵 Francesco Sforza 作为城堡而建,后来成为 Sforza 家族的住所。

这座城堡见证 Sforza 家族的荣耀衰败,经历历史的洗礼,三番四次被战争破坏而又修复,终于在二战后重建,成了今日的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藏品,其中包括 Michelangelo 最后未完成的雕像 Rondaini Pieta 和 Leonardo da Vinci 的 Codex Trivulzianus 原稿。

当然这些具有高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珍品不是轻易得以瞻仰的,更何况当时领队并没有向我们解释这一段,这还是我后来上网才找到的资料。

于是到了如此重要的建筑物,我们只绕着挑高的城墙拍照,在城堡花园中随闲逛,以及 -- 排队上厕所。

所以至今我仍旧认为,这一段行程最大的意义,是因为城堡里有免费公共厕所。

要知道意大利的免费厕所是异常珍贵的,很多公厕分分钟收费 €0.5 - €2不等。

领队任任重道远,不得不极尽所能为大家寻找免费的厕所。

整座城堡是方形的,四面围着高墙




大部分团友长途跋涉以后都精神怏怏的,接近午餐时间,领队当机立断把接下来的游湖行程挪后,先带我们祭五脏庙。

我们的行程以意大利餐为主,不过旅行社不舍得花钱在吃这一块,让我吃得挺委屈,每天几乎千篇一律 --

前菜:披萨、意大面或炖饭

主食:鸡肉、猪肉或鱼肉

甜品:冰淇淋、蛋糕或水果

烹调方式无一不是橄榄油、橄榄油、橄榄油!

搞到后半段旅程,我的舌头都快吃麻了,无比想念马来西亚又香又辣、热腾腾的面食。

我们几位来自槟城的团友每天食不知味,但奇怪的是新加坡团友居然吃得挺香。

到底是我们太挑呢,还是他们太不挑?

没有任何馅料的薄披萨,烤得酥酥脆脆的,上面的芝士也不腻
只用橄榄油拌一拌的意大利面,实在非我所爱
看到主食是干巴巴的烤鸡胸肉,我顿时失去了胃口

延续篇:


2016年10月25日星期二

Italy 2016 意大利十天游总结篇


在七月举办的槟城 MITM Travel Fair,我们签下了意大利 12天旅游配套,旅行社是新加坡的 L.G.E Travel

L.G.E 只做欧洲团,因此行程与槟城旅行社的着重点很不一样。

 首先,单游意大利一国,比起本地旅行社的蜻蜓点水,L.G.E 行程相对的更深入与细致。

但弊端是他们吃的、住的都比槟城团稍逊一筹。

 其二,12天旅游配套,实际上是 11天+ 1天罗马自助行。

(11月出发的团则是 11天+ 2天 Abu Dhabi 自助行)

在罗马的 1天自助行,L.G.E 只提供住宿。

后来全体队友决定让司机和领队替我们安排自助行的行程,每人只需缴付 €35,算起来还可以。
 
两件行李托运,两个包 hand carry,出发啦!

意大利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大的欧洲大国。

 尽管频频要求欧盟给与经济上的援助,但当地人民原有的骄傲依然一分不少。

他们深深仰赖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却不曾付出同等的服务。

当地人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服务态度差。

最庞大的游客群来自亚洲,偏偏意大利人(确切而言,应该是是欧洲人)最瞧不起亚洲人,很多时候我都感受到自己是不受欢迎的。

多问一句,他们马上会甩你一副不耐烦的臭脸。

很多次我都有股冲动想臭骂他们一顿 --

你丫国家快破产啦,凭什么还端出一副别人欠你一千万的臭脸?

然而撇除那些让人不愉快的因素,我还是深深喜欢上这个跨越两千多年岁月的古国度。


 货币

领队和朋友再三提醒说意大利的扒手神通广大,我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往身上揣太多现款。

于是趁英国脱欧公投后,欧元走低,我只换了€450,当时的兑换率是 RM4.49 兑 €1。

然而临出发前,我又多换了 €550,那时候欧元已经回升至 RM4.66 兑 €1。 

后来在意大利,几笔比较大的消费是刷卡结算,银行用的兑换率竟然高达 RM4.78 兑 €1,而 Citibank 的兑换率比 HSBC 差。

由此可见,马币疲弱,除非是大笔开支,否则出国还是不建议刷卡。

但是信用卡还是必备的,除了应付不时之需,退税时也会用到。


旅游税

旅游业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于是政府总是变着花样从游客口袋中敛财,呵呵……

其中每年向游客征收的旅游税(Tourist City Taxes)就高达数亿欧元。

欧洲许多著名旅游地点如法国、荷兰、英国、瑞士等国都征收旅游税。

但这旅游税有点复杂,而且不时更新,让人混淆不已。

首先,每个城市收费不一,像罗马、米兰、威尼斯等热门地点,旅游税偏高,每晚收费介于 €5 - €7。

除此以外,征税幅度与游客入住的酒店星级挂钩,比如在罗马,3星级酒店征收 €5、4星级酒店是 €6,而5星级酒店则要 €7。

有些城市如威尼斯还划分旺季和淡季不同税收制度,淡季11月至3月游客将享有50%折扣。

假如在同一城市连续住宿超过数晚后既可豁免税收,以维罗纳为例,住满五晚以后就无需再付税。

以下有几个网站可供参考:

Italy Vacations

Expert To Italy


退税篇

个人觉得在意大利是可以买到倾家荡产的,从各大奢侈品牌,到本土手工品,好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欧洲退税额高达12%,只要在同一商店消费超过 €150 即可退税;

前提是该店必须贴有 Tax-Free Shopping,Premier Tax Free 或 Tax Refund 的退税标志,而游客则须出示护照。

一些著名购物中心如法国 Lafayette 和意大利 The Mall 可以现场退税,但游客仍须填写信用卡资料。

即使是现金退税,游客离境时还是必须将退税单拿到海关盖章,否则之后当局有权向游客的信用卡索回退税金。

大部人选择现金退税,因为现金更有保障。

然而现金退税通常会征收数欧元手续费,并且办理的人多,往往大排长龙。

赶飞机的游客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信用卡退税。

程序上只需填妥退税单,到海关盖章后装入退税信封,再将信封投入退税柜台旁的邮筒即可。

Global Blue 是最常见的退税公司,其次是 Premier Tax Free,退税单上将列明相应的退税公司,千万别投错信箱。

信用卡退税最大的弊端是必须等六个星期甚至数月,退税款额汇才会汇入信用卡。

因此到欧洲旅游,建议至少携带一张信用卡,并在短期内不得取消该卡。

 如果打算到多个欧盟国家游玩,游客只需在离开欧盟国的最后一站才统一办理退税事宜。

在机场海关办理退税时,有时候海关会要求检查行李,因此游客必须随身携带所买商品。

 假如商品放在托运行李里,游客可以先往登机柜台办理托运,工作人员将会给呈上登机牌,并贴上行李条;

然后游客可以携带托运行李到海关办理退税盖章,办妥后直接将托运行李交回登机柜台。

退税温馨提示
 
店家准备的退税单,单上写明退税公司是 Global Blue;
游客只需填妥个人资料,并选择退款方式(现金或信用卡),最后拿到机场海关盖章
Global Blue Refund 的退税信箱
Premier Tax Free 的退税信箱

住宿篇

我们签配套时,旅行社提供的住宿名单包括 Four Points Sheraton、Novotel 等国际连锁酒店,全程四星级。

另外,旅行社卖旅游配套时,也重点推介我们将在威尼斯岛留宿一晚(Stay on Venice Island itself)。

大部分旅行团在威尼斯都是半天行程,顶多傍晚时分就匆匆离开。

假如留宿岛上,我们还可以在行程结束后自己四处逛逛,好好欣赏这美丽的水乡。

 而且威尼斯岛上寸金寸土,住宿非常昂贵,何况是四星级酒店?

 这么一想,我不禁觉得新加坡旅行社果然不一般,特别贴心安排呀。

于是我一挥手,当下就签了配套。


但最后呢……

名单上的酒店,我们一家也没住进去。

我们实际入住的都是意大利“本土四星级酒店”。

所谓本土四星级,就是酒店官方自称四星级,但在 Trip Advisor 上只有三星级半。

而说好的威尼斯岛住宿,也成了夜宿在威尼斯岛“隔壁”的 Lido Island。

当天威尼斯行程结束后,我们仍得赶到圣马克广场附近上船,前往水路距离约十五分钟的 Lido Island。

对于住宿上的一连串变动,我觉得旅行社绝对有哗众取宠博取客源的嫌疑。

但较真又如何,旅游不就涂个开心?

消费者的权益还是相对处于弱势,于是我也就默默认了。

我们在意大利一共待了九晚,换了六家酒店。

这些酒店都不在市中心,每天行程结束后,我们通常得坐上四十五分钟至一小时车程回到酒店。

 我上网查了查,这些偏远的酒店都不贵,住宿费也就介于 RM250 - RM350。

庆幸的是,大部分房间都打扫得挺干净,尤其是浴室,几乎看不见污垢。

据说欧洲相当注重环保,因此酒店只提供基本的沐浴用品和毛巾,牙刷、牙膏必须自备。

至于上网配备,唯有 Lido Island 的酒店提供客房无线上网;

其余酒店要不直接让你到大厅上网,要不就收费,12小时数欧元,还限制 IP,连线两架手机都不行,权看你舍不舍得了。

另外特别说明一点,意大利的酒店一律不提供热水壶,连杯子也只是塑胶杯(说好的环保呢?)。

我们预先买了一个旅行装 500ml 电热水壶,小小的很轻巧。

幸亏有了它,晚上气温下降后,我才可以喝上热腾腾的美禄,有一晚还烫了个杯面。


Milan:As Hotel Dei Giovi

Lido Island:Hotel Le Boulevard

Genoa:Columbus Sea Hotel

Pisa: Hotel Galilei

Florence:Hotel Miro

Rome:Quality Hotel Green Palace

客房空间不算大,但卫生条件不错
在 Pisa 的客房超级大,可以住四个人
意大利常见的“双马桶”,据说一个是解放用的,另一个则是用来清洁屁屁的 :p
酒店提供千篇一律的早餐 -- 炒蛋、火腿、牛角面包、酸奶、芝士片、罐头桃子、蛋糕,搞到我后来食欲全失

第一次踏足欧洲,我选择了意大利。

因为意大利之于我,不是现代化的欧洲大国;

它是传承古希腊文明,并加之发扬光大的古罗马;

 它是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始源与最大推手。

每一处遗址、一砖一石、一幅画、一个雕像……皆在娓娓道来人类走过两千多年的故事。

这些前人遗下的最宝贵智慧,间接造就了今日的世界面貌。

我觉得这片国土,是毕生必需踏足的。


p/s:我会陆陆续续写接下来的行程,也可能会在总结篇添加一些资料,但可能更新有点慢,呵呵……



延续篇:
Day 1 Sforza Castle (Castello Sforzesco)

 

2016年9月6日星期二

联合巴迪熊 United Buddy Bears @ Penang Esplanade

联合巴迪熊创始于2002年的柏林,宣扬世界和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宽容。

每一樽身高2米的联合巴迪熊都代表一个联合国承认的国家,由各国艺术家为自家巴迪熊设计与创作。

联合巴迪熊曾在 2011年12 月来到吉隆坡 Pavilion 广场展示(内附大部分联合巴迪熊 的创作解说)。

而这一次149樽联合巴迪熊再次莅临马来西亚,来到槟城 Esplanade,它们将在此逗留至10月31日。

草场中央矗立着巨大的联合巴迪熊,晚上开灯以后会变换不同的颜色
按照各国首个英文字母排开的联合巴迪熊很有气势,宽阔的草场更能体现宽容艺术的精神
Human Rights Buddy Bear
联合巴迪熊背部刻着一段话 -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and should act towards one another in a spirit of brotherhood."
Malaysia (artist: IMUDA)
大部分马来西亚人都是不分你我、和平共处的小市民,只有政客
为己私利将课题民族化
Kazakhstan (artist: Layla Mahat)
我只是觉得联合巴迪熊胸前的设计有点像超人,其实维持和平何需超级英雄,每个人只要做好本份,善良的初心不变,这世界自会更美好
Japan (artist: Suikô Shimon)
寥寥数笔的联合巴迪熊,即便读了设计师摘自日本大文豪 Mori Ôgai 的注解,我也 get 不到设计师想表达什么
France (artist: Bruno di Martino)
联合巴迪熊肚皮上的浮雕有巴黎铁塔、巴黎聖母主教座堂、凯旋门等代表建筑物
Greece (artist: Leda Luss-Luyken)
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它象征和平与友谊,因此希腊的联合巴迪熊就是奥林匹克大使;但今届奥运频频传出不公平的赛制与赛果,似乎政治因素与胜负已经凌驾于原有的意义
Egypt (artist: Mina Mikhail)
以人面狮身(sphinx)为蓝图的联合巴迪熊,让人瞬间认出神秘的埃及
Cambodia (artist: Hemalay Chan)
Angkor Wat 是柬埔寨最引以为傲的国宝
左: South Korea (artist: Jin Aun Kim);右: North Korea (artist: Chang Bok Rim + Ik Hyon Kim)
照理说这两樽联合巴迪熊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兄弟,它们流着同样的血、说着唯一相同的语言、传承祖辈珍贵的文化,总有一日,它们应该二合为一
Georgia (artist: Zurab Sumbadze)
设计师在联合巴迪熊的右胸口开了一个小逢,让人们将愿望写在纸上投进去,它会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大小心愿,环游世界
Cuba (artist: Nancy Torres)
叨着雪茄的古巴熊并不是鼓吹吸烟,而是借此回顾几世纪以前被欧洲殖民而大肆生产烟草的不堪岁月
Columbia (artist: Guillermo Londono & Diana Drews)
少数以黑人妇女为形的联合巴迪熊,寓意奴隶时期人民奋起抗战的岁月
China United Buddy Bear (artist: Xiuguo Dong)
乍看之下神似《功夫熊猫》里的阿宝,那挑高的右眉带着傲踞神色,笑看世间风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

Australia (artist: Ken Done)
比较卡通型的联合巴迪熊,
一一呈现出悉尼的象征
USA (artist: Bill C. Ray and Julian Ray)
直接又粗暴的将联合巴迪熊塑造成自由女神象

p/s:

槟城连日下雨,草场上遍布泥泞,一些大人、小孩也不顾肮脏,直接踩在联合巴迪熊脚下的解说板。

不晓得有没有工作人会保养与打理这些联合巴迪熊?

衷心希望所有参观者爱惜联合巴迪熊,让它们完成使命后安然无恙的前往下一个目的地。